水利部去年針對松遼平原、黃淮海平原、江漢平原、山西及西北地方盆地和平原的二千一百零三口地下水井進行監測,監測對象以淺層地下水為主。報告顯示,地下水主要污染為「三氮」,部分地區更存在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污染,其中不宜飲用的四類及五類地下水佔數最多,分別為六百九十一個及九百九十四個,兩者合計佔比逾八成。
據了解,國內地下水質量劃分為五類,其中一、二類地下水適用各種用途;三類地下水適用生活用水、工業及農業用水;四類地下水適用工業及農業用水,適當處理後亦可作生活用水;五類地下水則不宜飲用。
環境保護組織「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」主任馬軍表示,實際上四、五類地下水已不適合人類接觸,其中出現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污染,是因為流經城市的淺層地下水,更容易遭受農業面源、工業廢棄物及垃圾掩埋污染。他又指,以淺層地下水為主要監測對象的結果,也說明地表水亦存在相應污染。
據國土資源部統計,全國近七成人口飲用地下水。城市多採用不易遭受污染的深層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源,但還有很多農村地區居民飲用淺層地下水,水污染將影響他們的生活。
另外,地下水還遭受嚴重的超採威脅,全國主要平原區地下水儲存量,比去年同期減少八十二億四千萬立方米,單是黃淮海平原就減少了四十九億二千萬立方米,其中又以河北地區地下水的儲存量減少為首,一年間就減少了廿二億二千萬立方米。
本報綜合報道